近年來,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節能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,人們對“綠色建筑”的要求愈加迫切。前不久,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了《建筑業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,提出建筑業未來5年的總體發展目標,其中到2020年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將從2012年的20%提升至50%、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達到30%、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40%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5%。綠色建筑要有綠色生態意識“綠色建筑”的“綠色”,不僅僅是指在建筑中使用一些節能材料,也不僅僅是指一般意義上的立體綠化、屋頂花園,更重要的是要有綠色生態意識。比如,建筑要對環境無害,能充分利用自然資源,并與自然和諧共生。
因此,綠色建筑是一種在建設期間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,在生存期間所消耗的物質和能源明顯少于傳統建筑的一種新型建筑,它要求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,能夠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(節能、節水、節地、節材)、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,為人們提供健康、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。因而,綠色建筑又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筑、生態建筑、回歸大自然建筑、節能環保建筑等。室內環境檢測與健康安全專家寧遠認為,綠色建筑至少應該體現以下幾個方面:第一,建筑體本身和它所使用的材料對外部環境無害、綠色、環保;第二,綠色建筑在長期運行和使用過程中盡可能減少對能源的索取,應該節能、低碳;第三,要兼顧住戶的舒適和感受,心靈層次的體驗需求同樣不容忽視,未來建筑總體上要朝著功能上舒適、好用,審美和文化上更趨于人性化的方向發展。這就要求在建造設計樓盤時,不能單一地考慮最大限度可以修建多少房子,而是優先考慮地塊生態情況,合理營造綠色景觀,使景觀和生態協調;通過合理設計,能夠讓更多空氣與陽光進入其中,與景觀園林的自然銜接帶來良好的通風和舒適性,在為居住者提供優美環境的同時,又為節能減排提供良好的基礎。
目前,世界范圍內都面臨著氣候和資源的雙重問題,中國作為人口大國,所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。我國的資源儲存量與世界平均值相差甚遠,資源產出量和發達國家相比也少之又少。而建筑在整個社會的資源能源使用以及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最大,從建造使用到生命周期完結,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問題極其嚴重。相關資料顯示,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,帶來的碳排放量很大,幾乎占到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50%,遠遠高于運輸和工業領域。此外,當前的大量建筑,還存在著因結構不合理、材料使用不當而引發的高耗能、高排放等問題。加強綠色建筑的設計與開發近年來,我國建筑能耗的總量在逐年上升,在能源總消耗量中占比約34%。目前我國每年有近20億平方米的新建筑建成。只要提高建筑能效,全球每年可減排7.15億噸二氧化碳。今后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,人口的增長必然導致建筑需求的剛性增加,這樣使得資源能源和環境保護面臨的壓力更大。而加強綠色建筑的設計與開發,通過綠色環保、低碳減排進行城市建設,不僅能夠減少資源的消耗量,實現資源能源的最大利用率,提升城市經濟社會效益,而且能夠顯著改善居住條件,提升人們的居住生活環境質量。觸目驚心的數字表明,建筑節能減排已逐漸成為建筑界發展的主流趨勢,一個全新的生態環保綠色建筑時代,正在快步向我們走來。
本文標簽: 綠色建筑 裝配式建筑 鋼絲網架珍珠巖復合保溫外墻板
咨詢熱線
400-6680-890